二、制约因素
导致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的问题;既有共性的问题,也有河北省自身发展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需要长期关注,逐步解决。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的制约
从产业结构看,河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由消费结构升级(以住房、汽车为主要标志)引发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即机械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工工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三大高增长产业群。河北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8种,一次能源生产量高达5998万吨标煤;受资源禀赋的影响,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建筑建材等“十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带有明显的重化工特征,客观上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导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增长的依赖性较强,结构调整侧重于第二产业内部优化升级,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二)消费需求不足的制约
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服务业规模扩张。从生产角度看,由于缺乏好的投资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近年来河北金融机构存贷差迅速扩大,2004年达3098亿元,比2000年增加2250亿元。从生活消费需求看,河北省最终消费率只有4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6个百分点,2000—2004年,居民消费水平仅提高了48.4%。目前河北省居民主流消费还处于升级前的准备阶段,特别是面临日益突出的就业压力和居高不下的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项目支出,消费意愿更加谨慎,食品、衣着、居住和一些强制性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上升,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比重下降。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19.18元,其中前者比重为59.8%,后者为40.2%,分别比“九五”末上升、下降了3个百分点。农民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31.5%。
(三)投入不足的制约
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投资的强力支撑,通过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服务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才能促进服务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而河北省服务业长期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进程,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是:
第一,服务业投资比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中下游水平。河北省是固定资产投资大省,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全国居第5位,其中服务业投资额1627.5亿元,居第9位,但服务业投资比重仅为50.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居全国24位。
第二,服务业投资增速低于全社会投资,比重逐年下降。2004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九五”末增长67.1%,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8.9个百分点。“十五”前四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519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2%, 2001—2004年比重分别为58.0%、55.5%、51.9%和50.1%。
第三,服务业投资结构不合理。2004年,“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占服务业投资额的36.3%和16.7%,其他10个行业仅占47.1%,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4个行业投资额下降,批发零售贸易业等6个行业投资比重下降。
2004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投资额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结构
(%)
|
服务业合计
|
1627.5
|
24.7
|
100.0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71.0
|
35.7
|
16.7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66.1
|
-0.9
|
4.1
|
批发和零售业
|
97.4
|
13.7
|
6.0
|
住宿和餐饮业
|
21.2
|
-25.8
|
1.3
|
金融业
|
3.2
|
-22.6
|
0.2
|
房地产业
|
590.4
|
18.5
|
36.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7.1
|
41.0
|
2.3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34.7
|
35.6
|
2.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49.7
|
36.3
|
9.2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6.9
|
-11.2
|
1.0
|
教育
|
112.4
|
50.6
|
6.9
|
其他
|
227.5
|
36.3
|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