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经济建设>> 产业经济
 
 
河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成因分析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5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四)城市化水平的制约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加速,产业和人口主要向大中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04年,河北省人均GDP为1568美元,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但目前河北省城市化仅为35.8%,比全国平均水平(41.8%)落后6个百分点,城市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中等城市数量偏少,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支撑和需求基础。

    (五)开放水平的制约

    河北省服务业对外开放时间晚,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服务业累计直接利用外资不足20亿美元,在东部沿海省份中位居下游。2004年,全省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2亿美元,比上年仅增长0.7%,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增速低18.2和55.5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仅为12.4%。年末实有服务业三资企业492个,其中投产企业168个,分别占全省的13.1%和9.2%。已有外商投资中,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商贸餐饮业领域。

    (六)体制机制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型服务业发展相对充分,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而非市场型的服务业(包括垄断性服务行业、事业性服务行业、公共服务行业)改革滞后,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的状态,服务业成为三次产业中垄断性经营和限制性经营最多的领域,政府垄断资源与市场门槛过高等问题大量存在,很多领域民营资本仍然无法进入,导致产业化程度较低。同时,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面临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体制等问题制约较多,限制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服务业发展中一些歧视性和限制性政策措施仍未完全消除,突出表现在服务业企业在用电、用水、用地、用气价格明显偏高,与中央提出的“把服务业放在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不相符。

    (七)人才科技的制约

    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河北省人才缺乏,科技活动投入明显不足。2004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11.5万人,仅占全国的3.3%,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2.5亿元,占全国的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0.48%,比全国低0.96个百分点。

    (八)收入水平的制约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7位和第10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6%,与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协调。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200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九五”末增长了73.6%(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5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分别增长40.5%和27.9%,其中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居民储蓄倾向较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攀升,2004年底达到6207.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56.9%。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统计因素。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经常性的服务业统计制度,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统计口径不统一,致使现有数据难以反映服务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如从业人员统计,现有统计口径主要包括国有和集体单位的正式职工,大量的临时就业、弹性就业、自由职业和民营单位就业漏统严重。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