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形成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增长格局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目标,“十年重点突破”期间,全省将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争取在能源、优势原材料、烟酒、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一批年收入100亿元左右的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小巨人”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各地围绕这一目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是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迅速。目前,贵州省“西电东送”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中,除索风营电站有1台机组要到2006年才能投产外,其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第二批“四水六火”电源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其中部分已建成投产。预计到2005年底,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将达到1324万千瓦。如期完成了黔电送粤任务,向广东送电负荷由2002年的100万千瓦提高到今年的400万千瓦。全年贵州电网统调发电量将达到65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80亿千瓦时,其中送广东电量132亿千瓦时。2005年,电力工业预计可完成增加值120亿元,实现利税超过30亿元,成为仅次于烟草的行业;贵州电网公司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以上,成为率先进入“百亿企业集团”的大型企业。
按照“大煤保大电”的发展思路,以大中型煤矿为支撑、小型煤矿为补充的电煤供应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中岭矿3处综采面已建成投产,比德、玉舍等煤矿首采面形成,五轮山、龙凤等煤矿开工建设。目前全省现有煤炭矿井2000多处,核定能力约1亿吨。2005年,预计全省原煤产量将达到1.1亿吨,比上年增长12.7%,创历史最高水平。今年,氧化铝和电解铝产能分别达到85万吨和40万吨。
二是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做强。9月份新组建的黄果树烟草集团正式成立,标志着贵州省烟草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卷烟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黄果树烟草集团将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以上,成为进入“百亿企业集团”的第二家大型企业。在整合卷烟企业组织结构的同时,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一、二类卷烟比例得以提高。全年预计卷烟产量209万箱,比2000年增长11.7%。以国酒茅台为主的白酒产业也日益壮大。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白酒产量72357千升,比上年同期增长13.9%,预计茅台集团2005年产量可达15000吨。
三是以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取得进一步发展。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兼顾地区平衡的原则,从去年以来,全省共设了90个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两年投入基地建设资金1.96亿元。随着2004年优质畜产品基地项目带动和2005年基地项目的启动,各地养殖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畜牧业生产正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畜禽存栏、出栏数同步增长,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达34.9%,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以加快培育后续支柱产业和建设旅游大省为目标,旅游宣传促销和推介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举办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活动,贵州旅游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三季度全省已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7.46万人次,完成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054.3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6%、17%;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134.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5%,增幅之大,为近年来少有。
四是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医药工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了中西药及其制剂等产业体系和贵州神奇、益佰、益康、信邦、汉方等跨地区、跨行业的较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及一大批中小型制药企业。前三季度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21.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2%,成为全省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食品工业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素质和效益,开发出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一定特色的产品,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规模的食品项目,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前三季度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4.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
五是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良好。在1英寸微硬盘、CDMA手机,以及高级超音速教练机、无人机、采棉机等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方面,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38.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
指标名称
|
2005年预计完成情况
|
2010年目标值
|
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
|
1324万千瓦
|
3000万千瓦
|
向省外(广东)送电负荷
|
400万千瓦
|
1000万千瓦
|
贵州电网统调发电量
|
650亿千瓦时
|
|
外送电量
|
180亿千瓦时
|
|
其中送广东电量
|
132亿千瓦时
|
|
原煤产量
|
1.1亿吨
|
突破1.5亿吨
|
成为“百亿企业集团”的企业
|
2家
|
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