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从三大“坐标”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多赢格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10月23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建成,届时自贸区内中国和东盟各国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并实质性开放服务贸易市场。

    作为涉及19亿人口、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带来什么?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自贸区的加速建成对全球经济复苏和推进自由贸易意味着什么?企业和消费者能从自贸区里获得什么?

    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有关企业、消费者、官员和专家,从区域、世界、企业及百姓三个“坐标”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将带来的多赢格局。

    区域坐标:发展中国家搭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快车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实体经济受到重创。但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位总数比去年增加600多个,东盟10国使用展位数比上届增加1.2%,占总展位数的29.2%。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喜人局面,一方面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东盟一些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开始好转;另一方面,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良好预期吸引展商前来参会。

    参加本届博览会的新加坡代表团规模比往年扩大不少。中国新加坡商会会长薛宝金说,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东盟市场蕴含巨大商机,新加坡商人对这一区域的投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

    中国和东盟10国2002年启动自贸区建设进程,并已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方面达成协议。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副秘书长佩内特•德拉加诺夫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对亚洲经济将是一大利好,届时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将更加便利、高效,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将显著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陆建人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属于“南南型自贸区”,尽管缺乏发达国家参与,但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互补性较强,有利于中国扩大区域内市场,并推动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随着双方经贸合作深入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可能打破传统理念,创立新的自贸区模式。

    博览会展商新加坡星展银行的卢毅荣说,金融危机虽使金融业遭受重创,但也正是金融业回归基础金融服务的绝好时机。借助自贸区平台,希望能在区域内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领域广阔,层次多元。在东盟10国中,新加坡经济最发达,营商环境最便利,和我国有很多金融和投资领域的合作。柬埔寨服装向欧美市场出口享受免税或不设限优惠,是我国外包转移服装加工业务的主要目标。马来西亚特有的国际清真食品认证则将为我国清真食品打开一个面向15亿人口的大市场。”许宁宁说。

    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今年前9个月双边贸易额仍接近1500亿美元。双方相互投资不断扩大,至今累计已超过600亿美元。

    据介绍,23日至25日在泰国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中国将与东盟就知识产权保护和清除贸易壁垒等进行商谈,以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许宁宁说,当前,中国和东盟正在商谈第二批服务贸易市场的开发,并推动投资协议生效。2015年,中国和东盟四个新成员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的绝大多数产品关税将降为零,自贸区进入完善阶段。可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将推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

    世界坐标:推动贸易自由化 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本届博览会宣布,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方案的组成部分,以加快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双方互联互通为目的,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首期10亿美元将于年底开始投资运作。

    此外,我国已宣布在今后3年至5年内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贷款,并与印尼、马来西亚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借迎战金融危机和自贸区建成之势,深入发展中国和东盟经贸往来对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长远看则有利于改变世界发展南北不平衡状况,促进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陆建人说。

    国家统计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8.9%。“之前有一些担心,发达国家进口需求的锐减,将对亚洲经济带来致命打击。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经济体在这次危机中维持稳定发展态势,并继续加强合作。自贸区建成后,拥有包括19亿人口的市场,以及高达4.5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将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的恢复、稳定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老挝国家工商会会长翁塞说。

    中国-东盟自贸区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是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能源走廊和经济纽带,近年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新兴力量。中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期,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

    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欧美、日韩以及印度、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区域外国家的参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全世界都意味着机会。”生产不锈钢配件的美国在华独资企业龙斯坦顿公司市场经理唐迈东说。

    “世界正关注东亚在做什么。通过致力于贸易便利化,中国和东盟将共同促进区域繁荣。在全球依然深陷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东盟以及整个东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东盟副秘书长素林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许宁宁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自贸区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即将建成展示了我国推动自由贸易的努力,对世界具有示范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和智利、挪威、哥斯达黎加等国的自贸协定谈判。《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已于10月10日生效。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趋势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结束或放慢,只有搭上这两大快车的经济体才能从中获益。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对中国和东盟国家来说是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对世界来说,则意味着区域繁荣带来的稳定、开放和机遇。

    企业及百姓“坐标”:19亿人口的机遇和实惠

    距离建成还有不到三个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优惠,拓展东盟市场。“只需在广西检验检疫部门申办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再向进口国海关提交原产地证书就可享受50%的关税优惠。”参加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广西桂花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华说。

    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向东南亚国家出口拖拉机6000余台,每台价格300美元至600美元。“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在东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赵华说。

    原产地证书简称产地证,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和“护照”。持有普惠制产地证可以享受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的关税减让,使相应产品获得价格优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开始利用自贸区带来的这一优惠条件掘金东盟市场。据统计,仅去年广西就签发产地证35072份,今年1至8月共签发产地证书27740份。持有贸易区原产地证书的产品在东盟有关国家海关不仅可享受关税减免待遇,还能获得便利的通关条件。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本届博览会上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普通消费者也将从中受惠。

    广西凭祥市浦寨边贸点从事边贸生意的水果批发商刘玉珍已对“零关税”深有感受。刘玉珍从1993年开始从事水果贸易,但贸易量一直较小。自2004年根据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水果贸易实现“零关税”后,她生意越做越大,现在每天要从陕西、河北、河南进口十几吨苹果、梨、柑橘出口到东盟国家。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9月我国进境水果数量最大的口岸广西凭祥口岸新鲜水果进出口总量约为59万吨,同比增长50.85%。其中出口33万吨,同比增长30.12%;进口26万吨,同比增长35.3%。

    “削减关税、开放市场、推动贸易便利化,为生产者带来市场,给投资者带来机遇,归根结底,是给19亿人口带来更便宜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素林说。 

    世界各国语言“汇聚”南宁

    新华社南宁10月23日电(记者 梁宇广)汉语、英语、印尼语、马来语、泰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日本语、俄语、德语……连日来,十几种语言在南宁“汇展”。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东盟各国竞相展示魅力的大舞台,也成为世界各国语言“争奇斗艳”的一方天地。

    23日上午,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志愿者李芳芩临时当上了日本商人小野浩子、服部匡南等人的翻译,从会展中心的造型到各个展馆的特色,从琅东新区的地王大厦到整个南宁市的变化,她一一作了介绍。她流利的日语使日本客人对这个20多岁的大学生刮目相看。

    来自俄罗斯的沙克汀,一下飞机就直奔会展中心。他对印尼展馆中的玉石很感兴趣,可是两种语言使他和参展商难以沟通。好在一位从深圳来的专业观众为他们充当翻译,他一会儿讲俄语,一会儿讲印尼语,为他们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他的帮助下,沙克汀高兴地买到了一只玉手镯。

    希西里是柬埔寨海关总署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出席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海关与商界合作主题论坛后,他去了南宁“梦之岛”商场购物,正当他为不会讲普通话发愁的时候,一名会讲柬埔寨语的售货员站了出来,微笑着为他提供服务。希西里后来得知,那名售货员原来在广西民族大学学习过柬埔寨语。

    广西医科大学校长黄光武会讲英语、印尼语、泰语、越南语、日语、俄语和葡萄牙语等6种语言,博览会期间他充分发挥会讲多种语言的特长,给别人帮了不少忙,也交了不少朋友。

    2009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谐南宁•欢乐绿城”大巡游23日上午在南宁民族大道进行,巴西-中国文化体育商贸协会的工作人员戚伟彪不停地向来自巴西的几位朋友介绍各种花车。他说:“到南宁来的外国人不断增多,我学习的葡萄牙语也派得上用场了。”

    “傍”着博览会举行的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吸引了不少食客。来自德国的KUMMNT既享了口福,又饱了眼福。她的开心,有一半是“临时导游”周启丰的功劳。两人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偶遇,之后成为同行者。周启丰在广西梧州市从事人工宝石加工生意,曾经在奥地利留学,会讲一口流利的德语。

    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活跃着一群会讲各种小语种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是东盟各国的在华留学生,有的是中国在东盟各国的留学生。中国与东盟的交往日益密切,使广西的高校纷纷敞开大门。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高校都面向东盟国家招收留学生,目前在广西高校求学的东盟国家学生达3000多人。

    背景资料:东盟发展进程中的“首次”

    新华社泰国华欣10月23日电(记者 包尔文)1976年2月,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首次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会议就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地区经济合作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与会领导人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盟协调一致宣言》。

    1991年,中国与东盟首次接触。当年7月,中国时任外长钱其琛出席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4年7月,由东盟倡议创办的东盟地区论坛首次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讨论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国际会议。

    1997年12月,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首次在吉隆坡举行非正式会晤。东盟10国与中日韩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成为首个加入该条约的非东盟国家。

    2003年10月,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首次就建立东盟共同体作出决定。会议发表的《东盟第二协约宣言》宣布到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

    2005年12月,由东盟主导的首届东亚峰会在吉隆坡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提出了17项具体领域的合作倡议,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

    2008年12月,东盟成立以来首份具有普遍法律意义的文件《东盟宪章》正式生效,确立了东盟的目标、原则、地位和架构。

 
 
 相关链接
· 图表: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开创新的自贸区合作模式
· 中国与东盟加强海事领域合作促进交通运输便利化
· 信心·力量·希望-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看经济走向
· 孙大伟:强化对中国-东盟博览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中国与东盟农资市场表现活跃商机巨大|专访秘书长
· 专访: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双边关系日趋密切结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