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优化进出口结构有很多有利因素: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世界经济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资本、产业、技术在国际间转移速度加快;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等都为进出口结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只要抓住机遇,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就一定能够通过优化进出口结构,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推动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1、扬长避短,培育河南自己的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是由其比较优势决定的,各国应该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不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以取得贸易利益的最大化。河南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庞大,轻工业基础较好等具有其他省区没有的比较优势。因此,河南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集中力量在以下几个区域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加快出口创汇农业的发展,加强出口创汇农产品基地建设。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全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芝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出口潜力大;芝麻、花生的出口价格相当于国际市场的60-70%,竞争优势明显;瓜果、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河南又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禽蛋、蜂蜜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等等。因此,今后河南应将发展特色创汇农业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创建特色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优势产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转变传统观念,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立足国际市场,进行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国际市场定位,下决心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和技术,在此基础上,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广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新技术,大力扶持节能、环保、高效、技术含量高、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化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纺织、铝精加工、石油和煤炭深加工、医药、新材料等河南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并围绕优势产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在生产力布局上,鼓励各地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确立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三是加强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壮大县域经济,调动各方力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2、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河南省情的新技术、新产品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河南的高新技术产品比较少,在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生物农业等科技领域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在许多世界先进科技领域甚至是一片空白。这种科技状况决定了河南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河南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判断,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这种状况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今后河南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充分利用河南的优势产业、优势技术,发展适宜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现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保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一要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成熟技术扩散的有利时机,外引内联,实现优势互补;二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动外资向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三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上的优势,实现科研与企业联姻,将科研项目、科技人才引入生产领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四要在加工贸易上有保有压,鼓励在加工贸易中采取进口替代战略,采用地产材料和中间品,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的加工生产,使加工贸易更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国际市场发展趋势。
3、创新体制,建设自己的出口品牌
有数据显示,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只有20%,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1%左右,“印牌”“贴牌”现象十分普遍,其中,在纺织品出口中自主产品只占出口额的10%左右,这种情况在河南的出口贸易中同样普遍存在。国有企业是河南对外贸易的主力,“贴牌”经营的普遍存在,既与国有生产企业布局分散,经营规模小、综合实力弱相关,也与外贸出口企业散乱小,国际影响力低,对国内产品宣传不到位有关,更与长期以来出口市场秩序混乱,国内企业相互搏杀,低价竞销有关,其中,最根本的还是思想观念过时,认识不到位。这种现象不利于河南的经济发展,不符合河南的贸易利益,这种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要转变这种观念,由创汇型贸易向效益型贸易转变;积极推动外贸生产企业、出口企业围绕企业优势产品进行战略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大力整顿市场秩序,通过政策引导,完善法规,部门联动,严格执法,为外贸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4、双管齐下,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
目前,河南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韩国、香港、东盟、日本、台湾、俄罗斯、印度、智利等国,其中:尤以美国、欧盟比重最大。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台湾问题以及石油、铁矿砂等国际能源、原材料供求紧张问题的加剧,对外贸易的政治风险日益加大,因此,市场多元化是形势所迫。今后,在继续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开拓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新兴市场,逐步形成以新兴市场为重点、周边国家为支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结构,以降低对某些区域、某种类型、某些联盟国家的市场依存程度。在出口市场选择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相适应的政策和策略,对进出口市场实行层级管理,优先巩固核心层,建设好对外贸易的可靠后方,大力发展潜力层,培育对外贸易的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可能出现的贸易风险,保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