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刘奕湛、吴晶)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对于逾千万名考生这个数字绝非易事,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更对此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确保高考在非常时期顺利举行,考验着政府的能力,更考量着政府的责任心。
“平安高考”要确保考生的身心平安,这对于遭受地震后仍要如期进行高考的四川省17个市(州)和陕西省的考生尤为重要。在受灾严重的陕西省宁强县和略阳县,3000多名考生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内安然度过了第一天的考试。在四川省部分如期举行考试的地区,每一间考场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排查,设置了应急疏散通道和紧急避难所。考前,这些地方的考生还接受了防震自救知识教育和心理减压辅导,有助于他们比较轻松地应对高考和防范地震的双重心理压力。
“平安高考”要确保考试的顺利安全。在全国2500个考区、8700个考点、36万个考场中,100万名监考员和9500名巡视员实施监考,高科技手段监视无线电作弊手段,网上巡视系统拍摄并保存考场录像,无一不在强化高考的外部保护环境。更为严厉的高考违纪处罚规定、刚刚升格的高考试题保密期限,又为打击舞弊、严肃考风提供了刚性的政策法规依据。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建立高考诚信档案则为高考从根本上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
“平安高考”更要确保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提前公布招生信息、广泛开展志愿填报咨询、建设并完善“阳光高考”信息服务,加强保送生名单公示,就是要让考生考得更安心,家长看得更明白,社会监督更有力。
高考涉及千万个家庭。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1年来,中央政府坚持不懈推进高考改革,不仅要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更要使高考成为社会公平制度的窗口,成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平台。
高考牵动民情民意。今年高考恰逢灾害发生,各级政府因地制宜、灵活应变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信念,传递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华时评:端午粽叶飘香 爱国旗帜飘扬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8日电(记者 张丽娜)又一个端午佳节来临。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20多天,灾区人民的生存状况依然牵动着我们的心,大到家园重建,小到日常用品。尤其是佳节来临,很多单位和个人早早地便发出了“让我像亲人一样爱你”的倡议,一个粽子、一个咸蛋,无不凝结着一份关爱,迅速送向灾区。
全国人民心连心,灾区同胞不孤单,端午佳节粽叶依旧飘香!
每个节日都承载了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认同。由于人们对屈原高尚情操、伟大人格、爱国情怀的认同,端午节便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这份传承数千年的精神,在汶川大地震中井喷一样迸发出来。
不管是在废墟之上,还是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到处都能看到橄榄绿的身影和迎风飘扬的国旗。我们无法忘记那些激动人心的爱国标语,它们渗透到了灾区的角角落落;我们无法忘记那些爱国青年,他们冲锋陷阵搜救同胞;我们无法忘记全国人民投入到灾区的力量,他们用爱帮助受灾群众闯难关……
端午节是中国人敬仰爱国精神的节日,人们为屈原忧国恤民的爱国精神感动,为舍身赴义的人品肃然起敬……今年的端午节非同寻常,我们积聚了太多的爱国情怀。从年初的抗击冰雪灾害,到奥运圣火传递,再到当前抗震救灾,这份情怀,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世界为之震撼,也让我们自己深深感动。
爱是信念的凝聚,是我们战胜灾难的强大动力。爱国、爱家、爱同胞,这就是端午精神吧。就让这精神伴随着粽叶香,继续传承,生生不息,鼓舞我们不断向前,尽早走出灾难的阴霾,尽早重建起更加美好的家园。
新华时评:有一种崇高叫坚守
新华社四川绵阳6月8日电(记者 王金涛、丛峰、刘书云)灾难最能考验和锻炼一个群体的职业精神。特大灾难面前,我们只要牢记使命,坚守职责,就能做到崇高。
四川省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在地震中失去了妻子和儿子,但他强忍悲痛对学生们说:“北川中学永远存在,你们就是我的亲生子女!”他和幸存下来的同事们用“坚守”二字,塑造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
这里的老师们令人敬佩。不少老师在地震发生后的几秒钟内就担负起了守护学生的责任。高三(1)班班主任李军立即组织学生撤离,等教室里学生走完后,他才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北川中学团委书记蹇绍奇和初一(6)班班主任老师刘宁正带领100多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开会,他俩几乎同时对坐在座位上的同学大喊:“地震了,不要乱跑!快钻到椅子底下!”话音刚落,礼堂顶部的水泥块大片跌落,但结实的铁椅子给这些身材弱小的学生撑起了“保护伞”。
这里的老师们令人感动。在频频余震和凄风冷雨中,他们对废墟中的孩子们始终不离不弃。面对废墟中呻吟呼救的如花生命,刘亚春等教师立即组织教师、农民和学生施救,直至地震后第二天早晨,他们硬是用手、用钢钎、用铁锹从废墟中抢救出了200多条生命。地震后,英语教师罗莉毫不犹豫地冲到已经塌陷的主教学楼下,一眼就看到学生杨姗被压在水泥板下面。她不断地鼓励杨姗,握着杨姗的小手度过了一个风雨交加、余震频频的夜晚,直至第二天杨姗获救。
这里的老师们令人动容。在坚强守护学生的教师群体中,有不少教师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然而,他们擦干眼泪,将郁结在心底的悲痛,转化为抢救学生、守护学生的爱,救出的学生多一个,心底的悲痛就轻一分。大地震发生后,蹇绍奇的女儿被压在废墟中,最初女儿还活着,还对上前营救的妻子说:“妈妈,我在这儿。”然而,当蹇绍奇冒着随时都可能塌方的危险,把100多名学生安全带回北川中学时,她的女儿已经永远没有了声息。面对妻子的痛哭,他默默地走上废墟,又加入到抢救被困学生的行列。
有一种崇高叫坚守。北川中学教师群体经受住了考验,危险面前始终对学生不离不弃,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无边大爱。他们平凡而普通的故事,洋溢着人间真情,回荡着爱之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