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启动第二阶段卸货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13日 06时58分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2月12日电(记者黄小希)随着首批油料中山站时间12日19时30分左右(北京时间12日22时30分左右)通过油管运输至中山站油罐,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第二阶段卸货工作启动。

    “雪龙”号科考船自8日晚驶抵中山站附近海域后,一直等待合适的天气及沿岸海冰条件,以便开展第二阶段卸货工作。经过多日准备,中山站时间12日10时左右(北京时间12日13时左右),“黄河”艇从距离中山站约4公里的“雪龙”号科考船出发,在冰山及浮冰间经过大约7个小时的迂回穿梭,终于抵达中山站“熊猫”码头附近“丹凤”岛,随艇拖拽的一个驳子中大约装载了25吨油料。这是第二阶段卸货工作中首批抵达中山站的货物。

    “雪龙”号科考船船长沈权介绍说,从地理位置看,中山站刚好处在一个湾内,这一地区盛行的偏东风把东北方向的冰山及浮冰“堆积”到中山站沿岸,正好挡住了小艇卸货需要的水道。由于水深不足,“雪龙”号科考船无法靠近中山站沿岸,卸货工作只能依靠小艇寻找合适的水道来完成。

    据介绍,中山站第二阶段卸运的物资包括830吨建筑材料、300吨油料和15吨生活物资。领队李院生说,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首先要确保中山站站区运行所需的油料及时卸运上岸。这些油料通过油管从“黄河”艇拖拽的驳子流向中山站油罐。

    在去年12月进行的中山站第一阶段卸货期间,第28次南极科考队完成了昆仑站科考队的物资运输工作,确保了26名科考队员按原计划出发前往位于内陆的昆仑站。与此同时,中山站度夏科考所需物资也在这一阶段卸运到站。

中国科考队完成南极普里兹湾潜标系统布放工作

     2月8日,科考队员在风雪中准备将潜标系统的主浮体放入海中。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新华社“雪龙”号2月8日电(记者 黄小希)船时8日7时(北京时间8日10时)左右,经过连夜作业,第28次南极科考大洋队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3个作业站点布放了3套潜标系统,加上去年12月18日已布放的一套潜标系统,此次科考队在普里兹湾海域的4套潜标系统布放工作全部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在这一海域布放多套潜标系统。 >>>详细阅读

1月18日,科考队员将磁力探头放入海中。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摄

综述:顶风战浪“读”海
——南极科考队完成南极半岛海域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

    新华社雪龙号1月30日电(记者 黄小希)经过13天艰苦作业,第28次南极科考大洋队于当地时间29日晚(北京时间30日上午)完成在南极半岛海域的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作业站点达46个。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进行如此规模的大洋考察。

    涉及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生态等领域的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旨在系统掌握考察区域的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声学、海冰、海洋沉积、古环境与古气候记录、地球物理场与地质构造、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环境基本信息和第一手资料。此次南极科考大洋队于本月16日开始在南极半岛海域展开密集作业。 >>>详细阅读

“雪龙”号科考船第三次穿越“咆哮”西风带

     新华社“雪龙”号1月16日电(记者黄小希)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于船时14日下午完成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的物资补给,启程返回南极中山站。途中,“雪龙”号科考船经历了本次航程中的第三次西风带穿越。

    随船气象预报员孙虎林介绍说,“雪龙”号科考船从乌斯怀亚出发时,面临前中后三个气旋的“夹击”,前后两个是强气旋,中间一个气旋较弱,因此最初计划的航线在第一个强气旋后部大的涌浪过后开始转向东南方向,以使“雪龙”号尽量避开第二个较弱气旋的涌浪区,然后再南下。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第28次南极科考队普里兹湾雪夜放潜标
· 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返程途中遭遇暴风雪
· 南极科考队完成南极半岛海域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
· 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完成各项任务并踏上归途
· 第28次南极科考内陆队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