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根据公路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公路建设工作要以“设施更完善、工程更耐久、质量更可靠、资源更节约、群众更满意”为目标,以注重发展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为核心,以强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健全法规、加强监管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在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同时,加强国省干线改造,大力发展农村公路,进一步提升公路建设管理与技术水平。
要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注重发展质量,科学组织工程建设。
发展质量是一个行业兴衰的重要成因,更是一个行业理念是否先进、管理机制是否科学、生产要素配置是否合理的集中体现。注重发展质量,立足在发展上,就是要又好又快,落实在工程建设中,就是要使建设项目不仅有内在的质量保证,也要有外在的质量体现,更要有功能性、耐久性的目标要求。就公路建设质量而言,今后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切实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推行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以来,公路设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设计深度不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要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工程设计,注重精细设计,倡导作品设计。在设计工作中要建立桥梁隧道等建设项目方案风险评估制度,不得为追求工程造价低廉而降低结构的质量安全系数,也不得为确保安全而盲目提高安全储备,增加工程费用。要加强初步设计审查,对设计质量不高、达不到耐久性要求的设计文件要坚决退回。要建立设计质量责任制、设计监理制和设计质量评价制度,将设计质量与设计费挂钩,增强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对设计单位也要建立信用考核体系,对设计质量低劣、因设计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单位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是要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这次会上,部公路司提出了《公路工程落实质量责任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作为会议文件发给大家讨论。制订这个意见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从岗位职责入手,从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关口入手,建立岗位质量责任登记制度,给参建者建档立案。希望大家回去后,要按照这个思路细化工作内容,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要按照质量责任制的要求,层层分解质量责任,签订质量责任书,要把保证工程质量的责任分解到每位参建者,从单位工程分解到每一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直到每一道工序。
三是保证科学合理的建设工期。合理工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前一段时间,一些项目由于工期安排不合理或压缩工期,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教训十分深刻。在这里我再次重申,各地一定要严格执行部下发的《关于在公路建设中严格控制工期确保工程质量的通知》精神,平原地区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不得少于2年,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和技术特别复杂的特大桥梁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不得少于3年,思小路的建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效,合理的设计周期、精细的设计理念起了重要作用。施工期要根据项目所处的建设条件、建设环境、施工技术装备和工程技术管理能力等要素,确保合理工期。施工合同一经签定,则确定的工期即产生约束力。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对盲目赶工的地区和项目要通报批评,并不予拨付超出进度计划外的工程款。对出现以“长官意志”压缩工期的情况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坚决予以制止。部管重点公路项目出现盲目压缩工期的现象,一经发现,部将在全国通报,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四是要注重工程细节,强化精细管理。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质量是对工程的每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严格控制,是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单位和相关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和结晶。哪一个单位、哪一个人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质量带来损害,降低质量标准,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质量事故。因此,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决定品质。我们要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树立全过程、无缝隙的工程管理理念,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严格遵守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优化施工工艺。在质量管理的链条中出现任何薄弱环节和管理死角,在工程的任何细部出现质量缺陷,都要以“零容忍”的责任心予以防范,以保证整体工程的高质量。要按照对主体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要求附属工程,按照对重点项目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要求一般项目,使公路工程总体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努力提高一线人员的素质。质量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问题。要不断提高建设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以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是加强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一线人员的培训,对项目法人的负责人要实行培训上岗制度,施工和监理单位进场后要对一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农民工上岗也必须有必要的技能和安全培训。从明年起,各地要把人员培训情况作为督查指标纳入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