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
金融市场是货币与资本流动和配置的场所。在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中,金融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为消费行为和投资活动提供信用、为交易提供支付机制、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定价和防范的工具、为企业提供规范运作的外部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政策实施的工具和渠道。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主要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以及黄金市场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丰富、交易机制多样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参与交易的产品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票据、外汇和黄金,基本上涵盖现货、回购、远期与期货等重要交易机制。
从总体上看,中国金融市场在创新中快速发展,运行平稳,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为金融机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稳定的市场环境。货币市场发展迅速,运行规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债券市场创新和发展加快,运行平稳。股票市场在改革中渐进发展,直接融资功能初步体现。外汇市场发展初具规模,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黄金市场已经起步,投资功能逐渐增加。
同时,各金融市场间的发展还不平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不发达,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总体滞后,金融市场的深度不足,市场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出发,以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金融市场。具体地讲,应着力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筹集资金、满足多种投资需求和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形成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并举的金融市场产品结构;培育诚实守信、运作规范、治理机制健全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中介群体,强化市场主体约束和优胜劣汰机制;健全职能定位明确、风险控制有效、协调配合到位的市场监管体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