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西南出海快速大通道全线通车 全长1314公里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6日   来源:新华网

七十二弯成旧梦 百千万壑变通途

    新华网贵阳12月26日电(记者王丽、王金涛)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重重大山阻隔着巴蜀人民的通江达海之梦。可是今天,誓破雄关的西南出海大通道让这个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黔北重重险关正是考验建设者意志的“最后天堑”。

    12月26日,全长118公里的崇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路的长度不及西南出海大通道总里程的十分之一,但这项“世界级难度公路”却成了出海通道建设中的最后一道难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崇遵高速公路由南向北纵穿黔北,首先就遇到当年红军长征途中取得第一次大捷的“娄山关”。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的娄山关人称黔北第一险要,可西南出海大通道要穿越的重重险关又何止这一个。酒店垭、青杠哨、凉风垭……这些红军长征中穿越的险关,如今向公路建设者提出了空前挑战。

    崇遵高速公路总监肖泽章说,公路所经路段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地质地貌极为复杂。海拔最高处的凉风垭达1450米,最低处松坎河谷仅420米,落差超过千米,气候差异很大。在这样的群山峻岭间修建高速公路,只能架桥梁、打隧道。因此崇遵高速公路的桥隧比在西南出海大通道中是最高的,高达38%,在四大名关所处的松坎至崇溪河一带,桥隧比更超过了80%,桥连隧、隧连桥,个个都是“硬骨头”工程。

    被称为210国道上“死亡路段”的七十二道拐如今已被全长4085米的全国第二长隧道--凉风垭隧道所取代,原来汽车需蜿蜒40多分钟的山路,如今只要4分钟就可以轻松通过,过往司机终于可以告别胆战心惊、甚至几天几夜堵车难行的“痛苦之旅”。而直插云霄的两岔河大桥也开创了我国公路建设中桥墩高度之最,两桥墩高度分别达131米、134米,相当于30多层的高楼。

    肖泽章笑称:“崇遵高速公路几乎可以说是山区公路建设的博物馆了。”建设者修路时几乎遇到了教科书上列举的所有地质病害,高瓦斯、大溶洞、暗河、断层等同时存在。但崇遵公路的外籍专家安德鲁斯先生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正攻克了世界级难题”。(完)

    1 2 3 4 5 6 7 8  
 
 
 相关链接
· 西南地区深化区域合作 推进资源整合经济腾飞
· 区域经济专家建议加快西南发展的几大重要路径
· 发展饲草玉米是西南生态区的重要选择
· 西南六省区市合作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西南出海大通道全线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