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际视野: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9日电(记者齐紫剑 林小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进行中。欧盟代表团发言人梅茨格说,中国宣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是认真的。他的这一见解在会议期间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德国观察组织、美国气候行动网络官员等方面的积极回应。

    “不能要求中国承担和我们同样的义务”

    国际舆论一度比较关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但一个基本事实目前已很清楚: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中国的“发展排放”在一定时期难免会有所增加。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生产的商品为世界多国享用,但却承受着“转移排放”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德意志银行环境专家埃里克·海曼意味深长地说:“作为一个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5倍于中国的国家的居民,我没有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在德国,没有人挨饿,我们大家都开汽车,都乘飞机去外国度假,我们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的中国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能对中国的环境措施评头论足。”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份由英国政府出资进行的研究报告指出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个不易为人知晓的事实:在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的生产过程,这相当于西方国家把废气排放变相“出口”到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最近指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与欧盟有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不能要求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承担和我们同样的义务”。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在巴厘岛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行动”。

    德博埃尔的看法得到学者们的回应。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教授巴勃罗·布斯特洛撰文说,中国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一文件对全世界来说都至关重要。中国将不会选择建立在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高消费基础上的发展道路,中国将继续沿着“能源低消费、低排放量、高效和高生产力”的道路发展。

    他认为,虽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它拒绝盲目、无视环境破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方案明确了中国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首要任务所持的立场,以及全球各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应承担的责任,方案明确表示中国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这一问题。

    中国将在对抗全球变暖运动中作出重大贡献

    法新社在最近的一篇报道中讲述了北京延庆一家农户使用太阳能吸热板、新型环保炉灶的故事。报道说,这家农户生活的地方碧空如洗,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向生产这款新型炉灶的公司颁发了艾希顿奖,这个知名的英国奖项是为表彰全球尖端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而设立的。报道指出:“中国有可能成为在对抗全球变暖运动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之一。”

    在巴厘岛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发展迅速,小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正融入中国农村能源体系。

    前不久,位于华盛顿的独立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报告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正迅猛发展,很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其预定目标;中国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投入很大,这两种能源在中国发展迅猛,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该机构高级研究员埃里克·马丁诺特指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政府有相关的政策,企业有相应的技能,中国可能会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他的一位同事这样描述道:“中国正朝着更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来源前进,这个趋势还有可能加速。”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世界在注视中国,中国必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世界。 

    32国贸易官员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非正式对话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9日电(记者张小军 高寒青)32个国家的高级贸易官员8日到9日在此间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非正式对话,各方就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冯慧兰9日在闭幕发言中说,这是各国的高级贸易官员们第一次开会讨论气候变化问题。

    与会代表的发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贸易和气候变化所面临的课题;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机制和政策;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共同目标。

    与会代表达成了五项共识:在多哈发展议程中增加环境内容;继续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发展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上,增加高层交流和互动;鼓励未来的气候变化大会主办国仿照印度尼西亚的做法,就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不同国家间的对话平台;加强贸易部门与气候变化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

    代表中国参加此次非正式对话的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张克宁说:“这次非正式对话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有助于提高各国对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重视,并加强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各国努力,能够找到既促进贸易又有利于遏制气候变化的方法。”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在会上发言说,要调整贸易规则,从而有助于遏制温室气体排放,但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框架内采取相关措施。

    借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之机,来自32个国家的高级贸易官员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代表,8日到9日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非正式对话,以交流各方在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看法。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颁布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规定,以及中国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几十名专家,历时两年,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代表呼吁各国真诚合作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新华社突尼斯11月18日电(记者刘顺)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18日在突尼斯呼吁各国真诚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于庆泰在突尼斯举行的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国际合作研讨会开幕发言中指出,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发展、人类生存和地球未来,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次会议表明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国家正为应对挑战作出努力。

    12月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记者 段卓力 摄

联合国官员:北京"绿色奥运"战略将产生积极影响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5日电(记者齐紫剑 高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5日说,北京举办“绿色奥运”的战略将为许多国家作出榜样。

    正在此间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德博埃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北京以环境友好的“绿色方式”举办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以外也将产生积极影响。如果中国成功实施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那将是许多国家“可以效仿的榜样”。

 
 
 相关链接
· 中国代表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各方立场进行盘点
· IPCC主席帕乔里肯定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努力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成记者会的热门词
· 中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历时两年研究制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