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改革深化,经济发展,人口出现了大流动的态势,人口居住、就业、生活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动态社会环境下加强人口管理工作的需要,1986年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相继提出并实施了“百城联网工程”、“金盾工程”,系统建设经历了以集中管理的市县级系统为主,转向以公安派出所系统为主,进而发展到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派出所、县(区)公安(分)局、地市公安局、省公安厅、公安部联网的完整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从对常住人口的单一管理,发展到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派出所工作对象管理联为一体的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从单机、单项应用向多机联网综合应用不断发展逐步强化的过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熟,日趋完善,为国家行政管理、公安现实斗争和服务群众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公安机关进一步推进“百城联网工程”,积极开展“金盾工程”建设,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2004年以来,公安部把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为“金盾工程”的“龙头”项目,集中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迅速掀起了一场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攻坚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万1千多个户籍派出所建立了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计算机管理的人口总数超过12亿6千万人。全国已有150多个地市完成了人口集中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以地市级系统为核心,市局、分县局、派出所为一体的建设格局。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人口信息数据质量,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认真开展户口核对工作,对人口信息数据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目前已完成12亿人口户口核对和数据清理核对工作,全面提高了数据质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公安机关在不断加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力度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系统的效益,使系统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口管理和公安业务工作,服务于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公安机关利用系统查询、统计、比对等功能,可以快捷准确地完成大量的治安管理、破案、追逃任务。通过推行网上户口迁移一所办理、“一站式”服务,实行网上受理户口迁移、审批等业务,极大地简化了居民户口迁移手续,便利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成果,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民政、电信、税务等部门,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仅2005年以来,该系统共为各级政府部门查询1221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1609万人次。(公安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