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要闻>> 部门信息
 
李毅中总结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12个热点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8日   来源:安全监管总局网站

    六、从山东新泰华源公司“8.17”溃水淹井事故,看如何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害

    去年8月16到18日,山东新泰地区连降三天暴雨,262毫米的降雨量为50年一遇,70%集中在17日早上2点到下午3点,为70年一遇。突降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柴汶河平常没什么水,这时河面宽达近300米,下午2点柴汶河河岸决口。这条河最大行洪能力1089立方/秒,但是当时的洪水1840立方/秒。决口65米宽,洪水落差有5到6米,大约1260万立方米的洪水,冲刷了4.4万平方米的30万立方米泥沙,全部灌入井下。井下当时有756人,紧急撤离了584人,172人遇难。解放军、武警战士和矿工、当地群众6700人连夜堵口,往决口处推进27辆载满石头的车、1辆冲锋舟,36小时后堵住了决口,但是矿井早已被灌满。

    水退以后,发现了3个溃水点。第一个溃水点是历史上私挖乱采露头煤造成的与井下连通的地层裂隙。第二个溃水点在沙场中间,有个直径大概5到6米的大洞。第三个溃水点,靠近井口原来有个沙井。1970年填上了,但沙井周围泥土陷下去了。专家认定,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定为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山东省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责任进行了追究,调查结果已经在济南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我们也发了通报,要求引以为鉴。事故的责任和教训:

    一是煤矿自身存在问题。这个矿原来是新汶矿务局的张庄煤矿,2004年3月破产改制成民营煤矿。三个水平生产,分别为-200米、-450米和-860米。4个采煤工作面,12个掘进头,主巷道3公里。本来已经资源枯竭,改制以后还要继续干,还要多产煤。铺那么大的摊子。78万吨的能力,井下756人,明显用工过多,这个矿改制后放松了管理。包括矿长有6个人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历史上存在着溃水淹井重大隐患。这个矿40年代就开始开采,原来是采露头煤,第一个溃水点,就是露头煤采完后和下面连通了。这个地方还是个沙地,先是乱采煤,后是乱采沙,采成了洼地,2002年曾经做了充填,没有经得起洪水的冲刷。沙井是1970年填埋的,本身填埋的比较死,但是水从周围进去了。

    三是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认识不足,监控不力。河岸决口前,临近一个民营矿的副矿长看到河水已经满堤,通知了负责巡逻的人。及时报告了调度命令井下撤人。事后追查,最底下的人没有通知到。附近的名公矿与华源公司煤矿在-324米连通,从下午2点河堤决口直到6点多,小矿不知道发大水。好在两矿连通的地方加了一个电视探头,从电视监控器上看来水了,就赶紧撤人,当时井下是56人,撤出来47人,9人没有出来,如果没有监控探头,后果更严重。

    从地方看也有责任,预报预防预警体系不健全。河道内的树木杂物多,水流堵塞。上游水库洪水调节能力不足。对非法采煤、采砂监管不力。气象预报不够精确。山东省政府对26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泰安市(地级市)及新泰市政府负责人和水利、国土、煤炭等部门的负责人分别受党纪、政纪处分。

    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怎样接受教训?

    第一,要建立健全预报、预警、预防和救助体系。事故后,国办发了紧急通知,我们和气象局、水利部、海洋局、地震局签了协议,重大气象灾害要及时告诉各省局,通知各煤矿采取防范措施,停产撤人。要把这个体系运转起来。

    第二,要切实做好河流、水库、山体、桥梁、涵洞等自然灾害隐患点的除险加固。这起事故后我们到江苏去督查,在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一看,情况几乎一样,煤矿是洼地,四面较高,雨水到那儿集中;旁边也有一个矿,跟韩桥矿连通,他们彻底做了整改。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立即开展类似隐患的排查治理,在汛斯前治理好。还要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

    七、什么原因导致山西临汾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连续发生两起重特大煤矿事故

    去年12月5日临汾洪洞县瑞之源煤矿发生了死亡105人的特大矿难。一是越界越层、非法盗采,批的是2号煤层,盗采9号煤层。在2005年施工时主斜井就一直打到9号层,有意识盗采国家资源。9号层十个掘进头生产。二是违规作业、以掘代采。没有监控系统,矿工不带自救器,井下有54辆不防爆的三轮车拉煤。三是管理混乱,严重“三超”。核定生产能力21万吨,2006年产70万吨。井下每班定员61人,实际128人,河北一个队,重庆一个队,山西两个队,相互之间都不认识。四是蓄意延报,冒险施救。事故后有意迟报5个小时,延误了抢救时间。矿上还组织了37个人,不带任何防护设备就下去救人,结果又增加了15人死亡。2号层是合法煤层,9号是非法煤层,平常各走各的,中间有一个通道,盖上钢板,洒上煤,防备检查。事故发生在9号层,爆炸以后,因为和2号层是隔绝的,2号层的人没有受到威胁。矿方冒险施救,打开隔离,事故扩大。五是打击不力,疏于监管。去年6月份,当地国土资源局曾经委托中介机构下去检查,结论是没有超层越界。11月,市、县和煤炭监察执法大队3次对这个矿进行检查,都没有发现重大隐患。

    “12.5”事故后不到一个月,又是临汾,1月20日晚上大雪纷飞,汾西县永安镇蔚家岭村一处已关闭取缔的煤矿窝点,不法分子组织当地的一些农民擅自启封,没有供电就用柴油发电机,7点钟人下去,9点就发生了爆炸,25条人命就这样没有了。

    我们来反思一下。第一,为什么一些地方非法违法导致的煤矿重特大事故屡屡发生?从2006年大同左云“5.18”事故,到2007年临汾蒲邓煤矿“5.5”事故、大同左云胡泉沟煤矿“9.19”事故,再到“12.5”事故、2008年“1.20”事故,一个接一个,而且惊人地相似,都是非法盗采,都是弄虚作假,都是管理混乱,都是瞒报或者迟报,都是事故后逃匿,都是不防爆的农用机动三轮车在下面拉煤,如出一辙。说到底就是事故教训没有认真吸取,整改措施没有落实。第二,为什么国家和地方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在一些产煤市县落实不下去?说到底,政府监管责任不落实,深化攻坚和专项整治决心不大。洪洞县因为黑砖窑事件县长被撤职,三个月没配上,发生事故的时候没有县长,县委书记上任十来天。临汾市的原主管副市长因为经济问题被双规,涉及到当地其他官员,也是好几个月,政府监管削弱、不到位。第三,为什么一些不法矿主仍然胆大妄为、顶风违法,铤而走险?对非法矿主的顽固恶劣程度,以及整顿关闭小煤矿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煤矿安全工作始终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交通部《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3月1日起实施
· 山西召开安全生产会议要求在治理隐患上下足功夫
· 陆浩徐守盛分别对甘肃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 李毅中会见重庆市代表介绍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情况
· 安全监管总局督查组赴罗平县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 山东省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打响“五次战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