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而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详细>>
 
 
专家解读
 
总理报告在第二部分明确,2014年增长目标7.5%左右,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的。前面几年略快于7%,就为后几年减轻了压力,留有了更大余地,以保证小康目标可以更好地实现。详细>>
2013年的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法主要表现在:避免单纯短期刺激的做法,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详细>>
总体上我觉得今年有两个有利因素的作用在增加,一是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二是从下半年开始我们的改革红利释放激发的发展活力会明显的体现出来。详细>>
推进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前提就是要稳定,要防住风险。只有“守住底线”,才能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空间。由于出现重大金融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从而导致经济大幅后退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详细>>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
 
 
  • 13%的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传递哪些信号?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这一增速目标,与去年的调控目标保持了一致。代表和专家表示,相对于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这一增速目标是比较适宜的。【详细】
  • 代表委员把脉金融改革:金融活水如何浇灌实体之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这是对当前我国金融形势的重要把握。【详细】
 
 
网民热议
 
  • @张天蔚: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事实,可能会在不同范畴、相对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意义。譬如在国际外交场合,当中国以国家形象出现时,第二大经济体的庞大体量,自然会使中国的力量和自信得到极大提升。其实在此之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已经帮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的自信和空间。
  • @邱仰林: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虽然乐观,但中国经济目前却面临着迷局。综合国内外因素,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在经历经济增速回落,处于经历房地产业的调控与未来新产业建立的时期。而相关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二次衰退风险加大,我们应高度警惕;新产业构建与产业重新布局,应全力加快。
  • @盛大林:中国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仍然很大,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除此之外,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很不合理,在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内需仍然不够旺盛,投资主要靠政府,对外贸仍然依赖。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仍然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还走在粗放、低效的通道上,“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仍未解决。
  • @蒋小华:中国是13亿人口,日本是1.27亿到1.28亿人口,即便中国GDP超过日本,人均GDP估计也还是日本的1/10左右,要超越日本,还要看人均GDP。如果中国人均GDP要超过日本,GDP总量要超过日本10倍,达到这一步革命尚需努力,目前只能算前进一小步。
  • @唐钧:实际上,(收入)“限高”并不难,主要看中央领导的决心。最困难的其实是“提低”,因为需要“提”的低收入群体并非只局限于社会保障对象,而是占中国50%至60%乃至比重更高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即要解决“工作贫困”的问题。“提低”不能奏效,“扩中”也就成了问题。
  • @刘彬:​征收房产税不仅可以起到调整收入分配,抑制居民多占资源目的,更可以避免人们追逐“财产性收入”而崇尚投机活动。而且开征房产税目的是解决地方收入不足,为其建立长期稳定税源,以实现地方政府事权与财力匹配。从这点看,房产税征收是合理的。
  • @李宁:推进房产税改革第一可以完善地方主体税种,增加直接税比例,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体系;第二可以调控房价,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第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全面推进房产税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是,当前经济发展因素的不确定性决定房产税改革要谨慎。
  • @陈飚:当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须进一步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仅靠限购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调控房价的长效机制。今年刚需大举入市,限购政策面临一定的松动,给房地产调控带来难度。有关部门应该加紧研制出房产税的推广制度,稳定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这样才能达到调控的目的。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和现有政策进行无缝对接,使宏观调控得以一贯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 @马跃成:不是说住房不能投资,住房的投资属性是天生俱来的,但问题是这些年房地产基本上就成了投资的市场,忽视了住房的本质,这是问题的关键。通过房产税调节居民的住房持有数量,做到住有所居、居有所用,既能满足人们的住房合理需求,又能遏制楼市过度投资行为,避免房地产泡沫化以及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 @千万间:从上海、重庆房地产税的试点情况来看,由于征收额较小,对于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作用实在有限。土地价格过高是引发高房价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想从增加房产税征收方面调控房价,而不从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入手调整我国的住房价格,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媒体声音
 
  • 新华社: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解释说,“7.5%左右”这一目标“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报告同时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作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所必须把握的原则和政策导向之一,“区间论”今年首次走进政府工作报告。
  • 新华网:进入增速换挡、转型升级新阶段的中国经济,正在探索新的合理区间和新的宏观调控方式。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较大压力,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定宏观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全年经济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为今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 中国网:“明确区间”是指中央明确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要守住防通胀的上限。明确这样一个区间以后,增强了社会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同时,无论是下限的保增长、保就业,还是上限的稳通胀,根本上还是为了改善民生,还是确保人民的就业能够增长,收入能够增长,收入能够不受物价上涨过多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在宏观调控方式中的体现。
  • 香港《明报》:习李新班子自上任以来,便多方面强调要淡化GDP数字的重要性。李克强在政协经济组谈及对今年宏观经济的看法时,已经完全贯彻其“底线思维”,表明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就是要“增长与就业不穿下限,通胀不破上限”。
  • 台湾《旺报》:新一届领导已经意识到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风险,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会议指出,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和完善宏观政策框架,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着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
  • 路透社:中国政府确定的2014年宏观经济三大目标和去年保持一致,符合市场基本预期。分析师认为,这同时也传递淡化数量指标的意图,今年稳定是前提,改革是首要任务。
  •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虽然任何低于去年7.5%的增长目标都可能对全球财政市场造成惊吓,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坚称,这意味着政府下决心支持一个更为平衡的经济。
  • 美国《华尔街日报》:7.5%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与过去两年的目标一致,与过去20年每年在7%至8%之间的目标也大致相当,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意在释放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信号。现在也许是该降低预期的时候了。
  • 英国《金融时报》: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和通胀目标分别为7.5%左右和3.5%左右,M2增速目标仍为13%左右。中国宏观经济三大目标和去年保持一致,这也符合市场的基本预期。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