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04日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

气候与自然灾害

    气候状况

    2009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比常年明显偏少,是1951年以来历史第4少值,也是1987年以来最少值。其中除春季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外,冬、春、夏三季均偏少,冬季偏少最为明显。中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是1951年以来历史第4高值,也是连续第13年高于常年值。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冬季和春季全国平均气温分别居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高和第2高。

    降水分布 2009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为574.0毫米,比常年偏少38.8毫米。黄河以南大部地区及华北南部、东北东部和北部一般在500毫米以上,其中江淮南部、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及四川盆地东部、云南南部等地为1000~1500毫米,华南南部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安徽东南部等地达1500~2800毫米,全国其余地区不足500毫米。与常年相比,除黑龙江大部、青海大部、河北南部、山东半岛、江苏南部、海南等地降水量偏多10%~50%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华北北部、东北西南部、江南中部和西部、西南东南部、华南东部及广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新疆大部、西藏、内蒙古等地偏少10%~50%,内蒙古、新疆、西藏的局部地区偏少50%以上。

2009年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毫米)

    气温分布 2009年,中国年平均气温9.8℃,较常年偏高1.0℃。除黑龙江大部、海南南部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西北大部、西南中西部、江南东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偏高1~2℃。除黑龙江较常年偏低,海南与常年持平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较常年偏高,云南、西藏平均气温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贵州、四川、重庆、青海均为次高值。

1951~2009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自然灾害状况

    气象灾害 2009年,中国气象灾害属于一般年份。阶段性严重干旱、区域性极端暴雨(雪)、局地性强风飑线、区域性低(高)温灾害、高频次登陆台风等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高于1990~2008年平均值;因灾死亡约1300人,为近20年来最少,其中台风造成43人死亡,为近10年来最少;农作物受灾面积4700多万公顷,高于常年平均值。从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统计来看,干旱是主要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受灾面积约3000万公顷,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62%;其次为暴雨洪涝,受灾面积占总受灾面积的16%;风雹灾害、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分别列第3和第4位。

    ——干旱 2009年,全国干旱受灾面积高于常年,且较上年明显偏大,属干旱灾害偏重年份。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突出,年初河南、河北、安徽等北方冬麦区出现罕见秋冬连旱,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出现明显冬旱,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出现严重春旱,西藏东部出现了严重初夏旱,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等地出现严重夏秋连旱,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6省(区)出现近50年来罕见秋旱。

    ——暴雨洪涝 2009年,中国局地和区域性暴雨频发,洪涝灾害频繁,长江上游干流发生2004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出现1999年以来最高水位,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部分支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发生了严重的暴雨、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有9个台风先后在中国沿海登陆。受强降雨影响,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全国洪涝受灾面积8748.16千公顷,其中成灾3795.79千公顷,受灾人口1.11亿人,因灾死亡538人,失踪110人,倒塌房屋55.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45.96亿元。与常年相比,洪涝灾害总损失少,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人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

    ——强对流天气 2009年,中国大风、冰雹、龙卷风、雷电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全国有1800多个县(市)出现冰雹或龙卷风天气,降雹次数比常年明显偏多,风雹共造成全国500多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70多亿元。其中风灾影响大、损失重。与常年相比,风雹受灾面积和经济损失均偏重。

    ——沙尘天气 2009年春季,中国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为0.9天,比常年同期偏少4.7天,为1954年以来春季沙尘日数最少的年份。春季,中国北方地区共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5次沙尘暴、2次扬沙过程,未出现强沙尘暴过程。沙尘天气过程较2000~2008年平均(13.3次)明显偏少,与2003年相当,并列为近10年来最少。

    ——热带气旋 2009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22个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平均27个)偏少,其中有9个在中国华南沿海登陆,登陆个数比常年偏多2个。台风登陆比例高,影响区域集中且路径复杂。共造成43人死亡,为1999年以来热带气旋造成死亡人数最少的一年;直接经济损失约191亿元,比近10年平均值明显偏少。

    ——高温天气 2009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9.5天,比常年偏多2.5天。6月23~27日,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河北、河南、山东以及新疆等地最高气温达40~43℃,河南安阳(43.2 ℃)、河北邢台(42.4℃)、山东朝城(41.8℃)、潍坊(41.4℃)等地最高气温打破当地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历史纪录。7月8~24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区域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近1倍,多个地区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8月15日至9月14日,中国南方再次出现长时间高温天气,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倍,为195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雾日天气 2009年,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雾日一般在10天以上,其中辽宁东部、河北南部、山东大部、江苏、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北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贵州东部、云南南部、福建等地有20~40天,局部地区在40天以上。与常年相比,江南大部、江汉、西南东部和南部、西北东南部以及吉林东部、江苏、福建等地偏少10~30天,吉林、四川、福建、云南等省的局部地区偏少30天以上。雾天主要发生在1月、2月、10月、11月、12月。

    地震灾害 2009年,中国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24次,有8次地震灾害事件,共造成中国大陆地区约134万人受灾,3人死亡,404人受伤,受灾面积约25248平方千米;造成房屋993300平方米毁坏,218203平方米严重破坏,6835403平方米中等破坏,2475538平方米轻微破坏,直接经济损失27.38亿元。

    地质灾害 2009年,中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0446起,造成人员伤亡80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7.7亿元。中央财政设立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全年投入资金8.0亿元。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09起,安全转移1.4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

    海洋灾害 2009年,中国累计发生132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过程,其中33次造成灾害,各类海洋灾害(含海冰、浒苔等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23亿元,死亡(含失踪)95人。其中风暴潮过程32次,8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84.97亿元,死亡(含失踪)57人;灾害性海浪过程32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3亿元,死亡(含失踪)38人;海冰灾害较常年偏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万元;赤潮灾害68次,直接经济损失0.65亿元;黄海浒苔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1亿元;咸潮入侵事件16起。

    措施与行动

    【气象服务保障工作】2009年,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以及初冬季节华北暴雪等严重气象灾害接连发生。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工作,提前部署,严密监视,滚动预报,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时效性,扎实做好全年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及时主动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有效组织防灾减灾救灾、群众避灾自救提供了气象保障。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庆祝活动、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济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海军建军60周年庆典、汶川特大地震周年纪念、亚丁湾护航、2009年国家海上搜救演习、“长城6号”反恐怖演习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任务。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多部门联动】气象部门切实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断推进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制度建设。多次组织召开部际会商会,推进气象灾害信息通报的多部委联络员例会制度常态化。积极与国家防总密切配合,加强流域强降水和台风的专题会商,与国务院有关部委开展应急联动,共同防御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启动应急响应16次,派出现场工作组12个。各地气象部门共发布警报3640次、预警信号2737次,通过手机短信接收预警信息超过9亿人次。在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全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别是台风灾害在沿海各地造成人员死亡为历年最低。

    【防雷减灾工作】2009年,中国气象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防雷减灾工作力度,继续完善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在21个省(区、市)1676所中小学校安装了防雷设施,全国未出现一起在校学生遭雷击伤亡事故。农村防雷工作成效显著。

    【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基本完工。截至2009年底,共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490处(段),其中崩塌、滑坡治理工程255处,库岸防护255段,搬迁避让2万余人;对2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专业监测,在3049处隐患点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共启动196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涉及人数93万余人;完成314处重大隐患点治理工程,保护人员21万余人;对1999处隐患点实施搬迁避让工程,搬迁人员14万余人。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与监测预警】完成164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在西南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区、湘鄂桂山区等地区开展地质灾害详查。在延安市宝塔区、云南哀牢山地区等10多个地区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系统首次实现部省两级互联互通。启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首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综合技术演练。采用多个人工便携站、无人驾驶小飞机、飞艇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等综合技术,在湖北黄石板岩山多部门联合举行地质灾害应急综合技术会商演练。

    【抗旱找水工作情况】2009年2月10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主动服务做好抗旱找水打井水文地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方国土资源部门认真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为抗旱打井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料服务。制订了《国土资源部抗旱应急行动方案》,向旱区和有关部门提供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城市应急水源地分布图、宜井条件分区图等地质资料,为抗旱打井提供技术服务。组织水文地质专家赴河北、河南等旱情严重地区指导抗旱打井找水工作,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情况合理制定抗旱行动方案,科学确定宜井井位,并紧急调集40多台钻机在河北省顺平县、河南省宜阳县等地实施钻井找水,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组织实施钻井近50眼。

    【抗洪抢险工作情况】2009年,水利部在汛前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对全年防汛抗洪做出周密部署;对重点地区进行防汛检查,制修订相关方案,完善各项制度。国家投入170亿元资金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启动22次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先后召开13次异地视频会商会,与可能受影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民政、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部署防灾抗灾措施。据统计,全国共有3.4万余座水库参与拦洪错峰,共紧急拦洪300多亿立方米,减免农田受灾面积150多万公顷,减免受灾人口4040万人,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85亿元。

    【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体系建设】建成并正式运行5个地震自动速报区域中心和1个全国自动速报备份中心,进一步扩建地震数据库,增强了数据共享服务能力。印发《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单位认定行政许可实施细则》,审定180余项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各省级地震局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大工程达2250余项;组织新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初步确定了全国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方案;发布《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震工作指南》;新疆、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全年新建改造抗震农村民居超过200万户;组织了首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应急演练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发布实施《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指南》等6项国家标准和《活动断层探测》等6项地震行业标准。组织修订《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总数达2.7万余件;联合国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于2009年11月14日正式授予中国国际救援队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的资格认证;全国20个省已经开通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发送震情震灾等短信息约20万条。

    【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国家海洋局继续强化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组织修订并发布了《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期间领导带班制度、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业务会商和行政指挥会商以及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等制度。2009年,各级海洋预报机构,及时提供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共发布海洋灾害警报、速报2100多期,手机短信320多万条,传真电报11余万份。

    【林业碳汇】为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倡议,加强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以及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在加强森林恢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2009年4月,国家林业局成立亚太网络管理中心。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昆明勘察设计院等13家碳汇计量团队,完成6.67多万公顷的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手机碳汇计量工作;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了《全国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编制工作。参与相关国际规则制订,适时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林业碳汇计量和监测工作。

    注:本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地震灾害外,均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